2024-5-19 22:34 /
        你坐在语文考场上,盯着作文版面搜刮着脑子里的可怜的素材积累。作文题目是“母亲”,仿佛出分当天是母亲节都在出题人的算计之内。你自然知道这篇作文一定得紧扣母女关系,始于裂痕,收于理解,升华于母女双方迈出新的一步,这是最为保险,也是最能取悦你那老掉牙的语文老师的公式化结构。
        你粗略地为这对母女构建了一个看似丰富且冲击、实则经不起细究的人物背景——单亲家庭,母亲是大龄偶像,被生活压迫着,偶像工作也处于悬崖的边缘;女儿是母亲的第一粉丝,却由于母亲的工作性质限于自豪与自卑的跷跷板中间。母女关系虽然和谐,但又有着各自的难言之隐。突然一天女儿被一名智者所指引:“喜欢一个人是不奇怪的”(这是你从某名人名言里摘抄出来的万能句子,你对这句话完美适合各类情感场景非常满意)。写到这里,你觉得该进入叙事高潮了,于是在母亲登台演出的最后一舞的同时,女儿受到了校园霸凌!(这是你那语文老师在你第一节作文课上就举过的高分作文所用事例,于是你在之后自己的每一篇作文里都会想办法套用进去)于是乎,母亲鸽掉了演出,在寻找女儿的路上恰好撞见了女儿自豪地对霸凌者大声说教:“即使如此,我还是喜欢妈妈!”写完了一整段的女儿的“粉丝宣言”,你觉得你已经很好地让阅卷老师明白了自己想表达的主旨,于是结局必然是可喜可乐:女儿不再自卑于母亲的工作,而母亲也在舞台上摆明了自己单亲带娃的身份,反倒延续了人气。
        当然,由于考场时间有限,你并没有考虑过你的人物背景是否站得住脚,“喜欢一个人是不奇怪的”的名人名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单亲带娃的偶像能否在自爆后仍然被世界所宠爱,但你觉得你的故事有着新潮的设定、王道的展开、突出的主题重点和完美的前后呼应,一定能戳中那草草阅卷的老师的给分点、加分点。
        人人都有中学时通过搅和一些命题作文套路来向老师讨分数的丑陋故事,而这部四月新番的追番经历仿佛把读者带回了那次抓耳挠腮的应试写作考场桌前,不禁汗毛直立。
        四月新番《夜晚的水母不会游泳》,给笔者的感觉就是一篇大型的、套娃的命题作文辑。虽然笔者并非在第一话播出之际便大开香槟的人,但《夜水母》在第一话中所展现出的细腻的青春情绪、绚烂与静谧交织的都市氛围、浓郁的少女互动、充斥着设计感与旺盛表达欲的分镜演出,以及极为工整的剧情对仗呼应,都是实打实的作品素质。后三者延续至今,已是《夜水母》的主打招牌;而前两者却在角色的增加与剧情的进展过程中逐渐消磨:若第二话还能感受到芽衣被偶像时期的花音所救赎的少女灵魂的共鸣,则之后的绮羽衣回、真昼画师回与母亲节特供回则只剩下用力过猛的无病呻吟与唐突且含糊的情感变异。尽管动画依旧有着精致的、巧妙的、前后照应的情节安排和教科书般的技巧性演出手法,但这份埋藏于作品角色塑造逻辑、叙事推进逻辑的底层异样感,使得这些浮于表面的包装化为了欲盖弥彰的小伎俩——好似对写作地基一无所知,却总绞尽脑汁构建虚空楼阁的笔者学生时期所写的命题作文。
        我们总能轻松地在每一集《夜水母》更新的那个夜晚,在听着ed的功夫内肢解出本集的骨架与主题;同时,我们也总能在那些剧情核心矛盾冲突桥段演绎过程中突然释怀地笑。而站在全剧的视角下,我们也能清晰认识到《夜水母》对于少女间“羁绊”主题的重视——花音与真昼的互相推动、花音对芽衣的无意的指引、绮羽衣对真昼的反向依赖。然而当作品为了塑造和强化想突出表达的主题的存在去放弃(或者说,没这个能力)雕琢每一处剧情转折与角色成长时的表现时,不禁让笔者质疑:这真的值得吗?
        显而易见的,《夜水母》是新时代“美少女×万物”式选题的继承者,与近年以《莉可丽丝》为代表的诸多美少女动画有着相同的气质与内核,在这一赛道上,《夜水母》表达更现代、情绪更下沉、视角更内敛,但也依然没有摆脱同类型作品轻拿轻放的倾向性。这是美少女动画的写作舒适区,也是一种无形的禁锢,从大纲层面抹杀了一些令人兴奋的可能。这并非指责,但对于《夜水母》这部能嗅到些许社会性潜质的作品,或许将成为它的伊卡洛斯之翼——每当其试图触及更为深刻的一些母题探讨时,翅膀熔化,随后便是向地平线坠落。《夜水母》,或许终究无法成为“the special one”。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命题作文”是一大基础的创作思路,业界当然也不乏有真本事的命题作文:《冰海战记》冷峻地辩述着自由与兼爱,《乒乓》将人生得失和选择抽丝剥茧,《少女终末旅行》是关于绝望的细腻诗作,《空之境界》铺垫七部剧场版只为终章那雪夜的33分04秒。作为一部尚未完结的“原创”动画,《夜水母》当然还有更进一步的机会;然而就目前屋久悠树所展现的笔力,或许当务之急是先搞明白自己想讲一个什么故事、该怎么讲故事。毕竟,我们是动画观众,而并非那个看点给分的阅卷老师。
Tags: 动画
#1 - 2024-5-19 22:35
(Anime is trash and so am I)
写在第六集后
#2 - 2024-5-20 13:25
(随便看看)
和我看的感受挺像的,我当时跟朋友连麦观看讨论时就感觉,编剧其实对里面的很多人物形象并没有深刻的了解,而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一些刻板印象。也是ep1让人产生了太高的期望,看到后面真的感觉挺可惜的,明明是很好的题材
#3 - 2024-5-20 23:54
还有人跟我说什么这是“职场番”“空气系萌豚番”,但是59那不切实际的野心好像并不是这么想的,不过又没那个水平和文笔,只能写出一点流于表面的命题作文的样子,看到什么流行的东西就什么都想沾点然后篇幅不够寸止,只能说太潮了59。
人物塑造什么的只要贴起来就行了,豚豚们不会在乎这个的。
至于主线故事?谁在乎呢。
#4 - 2024-5-21 22:21
敲锣打鼓一阵造,狮子只翻了一个跟头..
#5 - 2024-5-23 02:34
第一话时的评论

本以为会输在轻百甜度,没想到百合成了唯一亮点
#6 - 2024-5-23 18:26
59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面前摆在个命题作文,脑子里想到了几个金句,然后为了甩出这几个金句,800字的作文水了700字。
#7 - 2024-5-26 10:21
第八集了也还是这问题。虽说预告第九集有大的,我觉得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要是59有能力力挽狂澜,也不至于让剧本成为短一大截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