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斯拉 ゴジラ

    1话 / 1954年11月3日 / 本多猪四郎 / 村田武雄 / 宝田明、河内桃子、平田昭彦

    2024-6-4 / 标签: 科幻 哥斯拉 特摄

    就是文戏太差了...
  • 哥斯拉 x 金刚:帝国崛起 Godzilla x Kong: The New Empire

    1话 / 2024年3月28日 / Adam Wingard / Michael Dougherty / Rebecca Hall、Dan Stevens

    2024-6-4 / 标签: 电影 科幻 欧美 哥斯拉

    好莱坞系列电影的“封神榜”又要新加一个耻辱柱了:前有变7夺5谍7用自己的拉稀文武佐证自己的摆烂本质(沙2因自反本心和叙事写人的崩塌,也算),后有GXK复刻海王2的无趣合家欢基调来消费自己的过往荣光。这么看来与其说是开摆,不如说是开席!不再注重危机与角色的塑形(从伯尼大肆宣扬自己拯救世界的事迹已足见其反感特质),也不再关心冒险与动机的存在肌理。只是单调视效和动作素材的随心凑合,却不愿将状态与打法/节奏剪辑绑定于危机意识来营造出真正的打斗爽感(恰恰这部分才能代表动作爽片的基本要求/实力上限)。大伙喜爱的人少兽多和图一乐更是讽刺,对受众的亲近居然成了本片崩坏的导火素。正如怪兽日常和文武部分 同最后决战那不知所谓的态度一样,落下死气沉沉的零分观感,反向诚意了属于是(笑得)。
  • 哥斯拉大战金刚 Godzilla vs. Kong

    1话 / 2021年3月26日(中国大陆)、2021年3月31日(美国) / Adam Wingard / Eric Pearson、Max Borenstein / Alexander Skarsgård、Millie Bobby Brown、Rebecca Hall

    2024-6-4 / 标签: 电影 哥斯拉 科幻

    重看,至少就整体表现还是值得给上怪兽宇宙最佳。在纯类型化下依然更认可前47分钟的表现,因为在主线上就是明着告诉你“由反派引导的隐患危机和多数人浑然不知的背景下聚焦少数人愿意追寻真相的故事”,简化内容保留核心事件,并以视听引领叙事(最爱的雨中沟通,通过声响/动作来传递情绪),所以剧作逻辑和角色塑造是完全洽合的,有力的。后半部分彻底转向无脑B级片后开始显得弱势,角色塑造边缘化和强开的冲突/发展当然是对前半段的背叛,想想还是应该扣些剧作分。撑起全片的视觉效果和动作规模为全片最佳,地心世界分明的色彩环境和机哥的整体/运作细节太赞了,而三场大战丰富的战斗内容和分镜/镜头的强劲动势完全证明了场面调度的在场。谁说温加德不是一个好作者呢,认真起来还是给好莱坞工业争了大光。
  • 哥斯拉:怪兽之王 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

    1话 / 2019年5月31日 / Michael Dougherty / Michael Dougherty、Zach Shields / Kyle Chandler、Vera Farmiga、Millie Bobby Brown

    2024-6-4 / 标签: 电影 科幻 哥斯拉 灾难

    重看。这下肯定本作是怪兽宇宙序列很差的那一档,弱到没边的议题面对(拿全天下的生命草率打开怪兽大集合)和共情力低下的角色驱动力(艾玛与马克因亲人创伤引发的理念冲突,被粗略点明的类型动机和急促的大场面催促搞得毫无意义可言,本该引导观众融入故事)完全暴露了本片的尴尬处境:光看哥斯拉和摩斯拉的羁绊戏就能看出来,除了引路人和关键救场外毫无节拍的角色塑造。本来讲述怪兽争霸的叙事主心被人类部分混淆成解说旁白的单调存在,真不应该。至于视效,往客观上看,审美、史诗感和宏大的奇观营造还是值得肯定。但是质感上,过于饱和的环境渲染和物质运动反而在强化CG世界的假象(逼“真”成“假”的视觉观感),无节制的视听震撼彻底剥离了现实和CG的可信度,这才是我无法接受的。
  • 金刚:骷髅岛 Kong: Skull Island

    1话 / 2017年3月10日、2017年3月24日(中國大陸) / Dan Gilroy、Max Borenstein、Derek Connolly / Tom Hiddleston、Samuel L. Jackson、Brie Larson

    2024-6-4 / 标签: 电影 金刚 科幻

    emmm,just so so
  • 哥斯拉 Godzilla

    2014年5月16日、2014年6月13日(中国大陆) / Gareth Edwards / Max Borenstein / Aaron Taylor-Johnson、渡辺謙、Elizabeth Olsen

    2024-6-4 / 标签: 哥斯拉 科幻 灾难 美国

    第五次看,在怪兽宇宙序列里虽然不是最佳,但以怪兽电影的角度看无疑是怪兽宇宙最佳了。在拍摄手法和基调选择上基本完胜怪兽宇宙的后三部(当然也得天独厚于彼时好莱坞暂未颓废的审美):源于木亥恐怖和巨物压迫的灾难呈现,昏暗、压抑、冷色影调的影像设计,再搭配视点选取与景别表明人与兽的视角关系。他们注视巨/生物所表现的惊愕、恐慌与喊叫,面对破坏场面时遭受的惨状与死亡时刻。可以说[人]才是真正完善/整怪兽电影的组成核心,而爱德华斯则是在这方面做到了最好,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对[信奉自然]这一创作主体的实拍镜头和视觉美术真的是看得巨舒服,也立住了自己对技术(CG)的克制和审美的觉悟。爱德华斯第二好的作品。
  •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Mad Max: Fury Road

    1话 / 2015年5月14日(澳大利亚) 、2015年5月15日(美国) / George Miller / George Miller、Brendan McCarthy、Nick Lathouris / Tom Hardy、Charlize Theron

    2024-6-2 / 标签: 废土 公路 澳大利亚

    上个十年好莱坞工业的顶梁之作,也毫无疑问是纯类型化的商业片杰作。后战争时代的沙漠末世,幻觉、创伤、无奈与疯狂共存的角色写作,在以快节奏和动作戏为主心骨下仅用少墨笔墨便完整规划了全部势力的驱动力,不管隔多久看还是叹服这样强劲有力的类型写作。以及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实拍即伟大”的动作/视觉奇观,在这里无论是实拍场面还是CG特效,都是从物质现实和视觉质感上落实[写实]的分量,重视角色与物质/景观间的参与感和紧迫危机的协作加成,这才是将动作/视觉奇观化为真切实感的核心啊!黄沙风暴无论怎么看都不敢相信有CG的参与,因为在视觉传达上就是最真切的,至纯的实感。在此基础上拓展动作层次的复杂细节,全程爆燃到高喊Witness me!乔治·米勒,不愧是废土美学的真神啊!
  • 疯狂的麦克斯3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话 / 1985年6月29日(日本) 、1985年8月8日(澳大利亚) / George Miller、George Ogilvie / Terry Hayes、George Miller / Mel Gibson、Tina Turner、Bruce Spence

    2024-6-2 / 标签: 公路 废土

    2讲过的东西(主角最后拯救他人的形式活)3还要换汤不换药地复刻一遍,最后那孱弱动机下的大战和最后女主的让步也蛮莫名其妙的,只能说就是为了衬托出男主那无形中的善意/个人英雄主义吧。唉,太能“跑题”了这个系列。
  • 疯狂的麦克斯2 Mad Max 2

    1话 / 1981年12月24日 / 1981-12-24(澳大利亚) / George Miller / Terry Hayes、George Miller、Brian Hannant / Mel Gibson

    2024-6-2 / 标签: 公路 废土 澳大利亚

    作为一部上进型续集,米勒确实拍出了前作未塑形的世界观和影像基调(后战争时代的残酷本质,荒芜黄沙与精神状态共行的混沌),类型剧作的进步也自然允许观者理解角色状态的躁动与恰到好处的冒犯性(麦尔斯因离城而引发的双方冲突真是妙笔,完全捕捉到了角色内心的复杂与挣扎,也关于理解所引起的矛盾)。如鱼得水的节奏下疯狂依然是过分克制的,但也正是如此才能真正抓住混沌时代下的淡漠与真情。只可惜场面调度还是犯了良莠不齐的毛病,以疯狂与危机为本体的飙车大战本应有着更具体的情节编排与戏剧高潮,但空间方位与二元动机的模糊又总是无情打断角色弧光与战斗意义的升华。只剩结尾黄昏黑夜下的独白(成年后的孩子)同拉远的镜头是最为有力的陈述,一切如此安详,也能留下眼神里那无尽的遗憾与真意。
  • 疯狂的麦克斯 Mad Max

    1话 / 1979年4月12日 / 1979-04-12(澳大利亚) / George Miller / James McCausland、George Miller / Mel Gibson

    2024-6-2

    整体都栽制作上了,加半分给风格的形成
  • 沙丘:第二部分 Dune: Part Two

    1话 / 2024年3月1日 / Jon Spaihts、Denis Villeneuve / Timothée Chalamet、Zendaya、Rebecca Ferguson

    2024-5-22

    在这里谈创作者想用契妮的理性弧光去批驳自己所构建的假想胜利和狂热世界,实则通篇都在回避角色本有的反思自觉,只为了那狂热的造神霸权与发癫至上的音响演出去制造“假腥腥”的批判意图(《星河战队》的反面)。尚有一丝破除霸权的反思自觉被这样戏赶戏的行进中毁得一地鸡毛,只剩下彻底无脑工具化的叙事和写人,照搬阿凡达系列的叙事/写人框架已足见创作者在创作力和态度上的双向浅薄。看完只觉得契妮确实太惨了,从头到尾充当给保罗铺路的注脚最后还沦为所谓“反思和警示”立意的弃子,压根不关注角色的痛处和创伤还打算再拍一部无尽战争的无数惨状,真以为自己拍个“屠龙勇士终成龙”的剥削奇观能充当自反口号是吗?更让我坚信,这就是近几年来最恶心的,也是最怯懦的好莱坞电影。
  • 沙丘 Dune

    1话 / 2021年10月22日 / Denis Villeneuve / Jon Spaihts、Denis Villeneuve、Eric Roth / Timothée Chalamet、Rebecca Ferguson、Oscar Isaac、Zendaya

    2024-5-22

    感官的陷阱,创作者的失格:配乐/音效的过分混响彻底盖过了环境与人声的发挥,视听当然是失格的(不如说纽瓦尚未组成一套成熟的视听形式感或体系,仅有摄影合格)。当然比这更失格的还是叙事和写人:角色塑造在哪?情感肌理与角色发挥的主体在哪?大多时间内不过以NPC的定位去充当[解说]和[景观]的附庸(更别说中间那场灭 族之战了,忽略战争场面描述给我看糊涂了),最起码的叙事目标和角色刻画都立不住根,相当于直接放弃了[人]与[景]的联系/联结。可以说纽瓦既不关心自己笔下的世界,也不在乎他们的肌理,光就这些就已经足以令我否决了。正如纽瓦所言,他只在意视听与史诗的构建,却不愿相信角色所感知/经历的一切才是答案,这样只凝聚表层力量的电影,又何来观者的信任/共鸣呢?
  • 哥斯拉-1.0 ゴジラ-1.0

    1话 / 2023年11月3日(日本) / 2023年12月1日(美国) / 山崎貴 / 神木隆之介、浜辺美波

    2024-5-22

    重看。一星半全给足够成熟的制作和类型拍法了,但内核和内容不敢作更多宽容谅解。
  • 寄生兽 灰色部队 기생수: 더 그레이

    6话 / 2024年4月5日 / 연상호(延尚昊) / 연상호(延尚昊)、류용재(柳勇在) / 구교환(具教焕)、전소니(全昭霓)、이정현(李贞贤)

    2024-4-19 / 标签: Netflix 漫改 惊悚 科幻 犯罪

    【A】痛快!竟是这般极尽成熟的类型创作。无论叙事(纯粹以类型驱动为优先)、写人(直率且恰到好处的角色塑造)、视效(难得见到CG怪物所带来的动作张力和压迫感)、还是工业制作和场面调度的配合(几段长镜头的空间构思和文武设计都非常圆滑带感,动作部分也遵循着“情节随节奏/危机层层递进至高潮”的高明创作观),都给出了非常出彩的答卷。光看人类戏份便能证明本作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接收/理解信息的清晰与处理,对寄生兽的认识/家人所延伸的创伤与恐惧是最能证明[质疑]这一观点的说服力,几乎祛除了反智和无脑的存在。所以最大的遗憾还是在剧集容量和定位上,停留于表层的内容深度和配角塑造,而最终决战的急切收放也属实虎头蛇尾。但作为一部商业爽剧,至少保证了类型创作/娱乐性所应尽的强度,在当今的创作环境下已是难能可贵的仙品。
  • 新·奥特曼 シン・ウルトラマン

    1话 / 2022-05-13 / 樋口真嗣 / 庵野秀明 / 斎藤工、長澤まさみ、西島秀俊

    2022-10-22 / 标签: 庵野秀明 特摄 樋口真嗣 奥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