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基拉 AKIRA

    120话 / 1984-09-14 / 大友克洋 / 講談社

    2023-9-15 / 标签: 大友克洋 漫画 1982

    电子书(8/10)只适合作画厨欣赏的业界名作。画工高水准起步还能逐册强度递增:充满涂鸦/机械/管道/血迹/褶皱/爆炸的画面内细节一再加量,毁坏桥段的作画规模从街道车戏一路飙升到上千建筑的城市核爆,后期恐怕每幅大图都得画上好几天,大友克洋果然是毫无疑问的业界最高作画力代表。而同时也不难看出其剧本掌控力的低下(大友克洋作为编剧是真的失败):剧情相对简单时混乱的展开姑且可以算是与讽刺对象保持了内外统一(第三册结尾得到有效爆发,第四册核心思想输出最清晰),但到大后期这种混沌态不减反增,人物塑造扁平化、逻辑不清晰、动机各干各、退场无意义等问题暴露无遗,超展开缺少足够铺垫,大纲架构沦落为前三册的再重复,表现手法一路暴走,收尾不明不白,并无立意拔高。迷惑的高作画低剧本与大友后来制作的《蒸汽男孩》如出一辙。
  • AKIRA (1)

    1984年9月14日 / 講談社 / 358

    2023-9-14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7 电影相比漫画确实删改了不少内容,虽然能看见一些相同场景但内容衔接不同连带着意义也略有变化。漫画光看人设可能感受不到大友的作画力,要涉及人物众多/碎屑翻飞/爆炸毁坏的大远景格子才能看出一丝不苟的稳定细节(超多速度线表现飞驰的摩托车,还是有点过瘾,不过现在来看没有预想的惊艳)。叙事有点双线杂糅,关于铁雄的变化过程给了更多篇幅但不如电影连贯流畅,在暴走族摩托车大战时或许想要表现金田的领袖气质,而前期所展现的小孩子气调皮与轻浮把b格拉低了不少,但这种性格和本作近末世背景下的不安躁动与不稳定性或许保持了一致。金田带队的目标比电影更清晰:“我们可是健康、优秀的不良少年,岂能被中了毒瘾的病夫踩在脚下!”,而铁只能说就是个抓狂的低智小混混形象。军方高层的存在感反而更低了,漫画中过于放任自流缺乏深思熟虑。
  • AKIRA (2)

    1985年8月27日 / 講談社 / 306

    2023-9-14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 爽。作画上强度,大友这个透视怪暴露本性了,这才算拿出真本事:远景把镜头推的更远,直接在视角内堆砌数量上百的大规模建筑群;建筑内部塞入海量的密集管道透视,增强空间纵深感;安排大量多人追逐和巨大爆炸戏码增加画面信息量,近景和特写中的人物面部褶皱与阴影有明显进阶;稍有空白的背景全部拉上极度密集的速度线来展现动作的连贯性与速度感。单论剧情可以当做电影中铁雄在小孩所在设施内发生暴走一直到闯入基地解放阿基拉后断手部分的拓展版(电影把组织女主凯依的戏份删光了诶我很不满意;宗教头子老婆婆带领的疯狂末日游行部分没出现,估计是延后处理了),叙事不算清晰基本就是大混战且新角色故事插入略显突兀,大部分的震撼与爽快感来自于画面的极强表现力。无法控制的紧张压迫感愈发逼近(我急角色更急,我狂角色更狂)黑云压城城欲摧。
  • AKIRA (3)

    1986年8月21日 / 講談社 / 282

    2023-9-14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5 漫画的势力展开更多剧情拉得更长,细节完全不同于电影结尾。本册内容是金田与凯依带着尚未清醒的阿基拉一路逃亡同时军方(光头和三个超能力老小孩)政变方(凯伊上司龙作归属的老头)宗教方(宫子夫人派出的三位女性超能力者)一路追击而来抢夺阿基拉,最终因达卡西的意外死亡刺激阿基拉导致巨大吸附性爆炸毁灭了整个城市群落。叙事依然处于很杂很乱的状态(和氛围相统一),经常是一场事件/一方势力未结束时另一件事/其他势力就强行插入形成熵增循环,单纯的结构混乱不值得称赞但最后一切交汇并得到爆发的部分很精彩,算是剧本内容较扎实的一本。画工再度进阶,在前册基础上添加黑白灰色调处理阴影,让线条本就复杂的物件更为立体;结尾的数十页巨型核爆楼房倒塌超级震撼,从来没有在漫画中看见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视觉效果,何况是黑白漫。
  • AKIRA (4)

    1987年7月1日 / 講談社 / 394

    2023-9-14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5 篇幅明显变长,演化到了电影之后但感觉最终还是会收束到类似的结局。后末日时代的东京废墟,中二病超能力建国之战:铁雄以阿基拉为(架空)领袖建立新东京帝国,对称臣者利用药丸制造超能力军团;凯依带着仅剩的两个老小孩在缺少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寻找宫子夫人求助(路上遇见了旧军方上校);铁雄畏惧窥探阿基拉的心灵世界,最后在被迫断药的情况下迎来觉醒,被爆炸吞噬的城市从空中落下。其实这个时期的大友作为左翼人士对很多意象符号和隐喻讽刺的运用还算相对清晰合理(宗教狂热、性欲追求、瘾君子、造神运动、宇宙洪流等),本册交代了宫子夫人的身世间接完善前置的剧情设定(中期和铁雄的对话应该算是全作的主旨精髓了),铁雄的人物塑造也有一定程度的考虑(虽然还是差强人意),金田退场了一整册。作画上限不及前作但平均水平不输前作。
  • AKIRA (5)

    1990年11月26日 / 講談社 / 414

    2023-9-15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 画面怎么还能再加精啊,大友克洋是魔鬼吗。剧情开头引入了联合国研究组进行战后调查(不过中期就被团灭了),各派势力实际上是各自为战,但目标基本都是摧毁阿基拉和铁雄。逻辑性开始变得更差了,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很多决定和人选的必要性,许多角色在混乱中根本没有起到各自的效果只是揣着一腔毫无缘由的热血向前冲/草草退场(不太聪明的样子),最后依旧是基本上什么也没完成(简直是一群小丑)。铁雄失控形态的解释:增长的力量寻求更大的容器。说白了这依旧是前三册内容的重复,只是场地更大了逻辑更差了,基本是画工撑起全部。
  • AKIRA (6)

    1993年3月15日 / 講談社 / 436

    2023-9-15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7.5 全系列最恶心猎奇也是最宏大精致的场面作画,仓促而迷惑的最终章。大友克洋摧枯拉朽的破坏欲已经几乎变成了一种病态的执着,越是感受画稿的细腻越会发现叙事的拖沓。阿基拉后三册一直沉睡,苏醒的契机只是服务于失控的铁雄来一次巨大能量的天地对冲罢了。宫子婆婆在第四册完全是个固执的圣母这册突然又上场牺牲;上校在前东京时期好歹能率领军队控制局面,新东京时期全程打酱油只是给了些不痛不痒的桥段安排(换成路人也不影响);金田全靠主角光环保命,明明没有任何策略和胜算就是要冲上去教训铁雄,每次还总能有作者安排各种意外成功打出伤害;凯依在前册明明被告诫要冷静结果上去就是不听劝阻一顿蛮干,和金田的俗套感情戏也远不够饱满;意识交融部分很电波...系列以东京道路上的摩托车少年开篇又以相似的场面收尾,可是并无有效升华。
  • 动物庄园 Animal Farm: A Fairy Story

    1945-08-17 / George Orwell / Harvill Secker / 112

    2023-9-21

    补标(8)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84页。
  • 父与子 Vater und Sohn

    195话 / 2005-06-01 / E.O.Plauen / Lappan Verlag GmbH

    2023-2-22 / 标签: 童年

    (8/10)补标,童年回忆,全部读完
  • 卡拉马佐夫兄弟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4话 / 1879 / Русского вестника

    2024-4-14 / 标签: 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

    (10<)俄国文学史的顶峰,哲学+神学+心理学的存在主义巨作。复调结构的人物群像各自为阵,歌剧式神经质的长篇大论一路引发狂风骤雨般的歇斯底里,逐字逐句精读才能感知精准的描摹、巨大的体量、极强的掌控力(过于饱满的写作层次读到后期甚至搅得人身心俱疲):不仅在所有登场人物极为鲜明立体的性格塑造中全方位地挖掘灵魂与肉体、人性与兽性、善因与恶因、理智与情欲的对立统一,还兼具诗意与喜剧感,能保证故事的戏剧性随着演进不断扩张,以(非)教徒身份对基督教的终极信仰刺入深达骨髓的理性审问,“宗教大法官”等章节更是在“奇迹、秘密和权威”的理论中将天堂地狱、面包自由的思想辩论直推至癫狂之境。不愧是陀氏生涯压轴之作,只可惜第二部未完成便去世了。除了几处时间错误、语法的大碴子味、“笔者”偶尔的啰嗦以外,唯有以满分献上。(逼自己花一周时间高强度啃完,元气大伤,短期不想碰文学著作了
  • 象之首 エレファントヘッド

    2023-09-26 / 白井智之 / KADOKAWA / 384

    2024-5-17 / 标签: 2023 小说 白井智之

    (8)少看评论区,免得被泄底。会感觉布局有点《Remember11》从“双线叙事”升阶到“四线叙事”的意思,但读感却更像《I/O》A线且偶有C线和E线的味道。叙述风格和结构铺排融为一体,段落行文几乎变成了高强度的信息罗列和再整理,四面八方都摆满了似乎是伏笔的枝条,只待后文进一步沿用;但涉及到人物塑造和感情描写时,也能感到内里填充的干瘪(背离传统道德观的角色是容纳恶趣味的大方向设计,精神变态的冷血杀手仍要同内脏血浆满天飞的配角一起化身为白井笔下多重诡计的驱动工具)。新本格推理和笨格推理的伪解答作为脑洞扩展和思路试错的解谜引导挺有趣;谜面谜底的连接仍然有轻微的暴走失控,但那份独属于科幻设定系推理中嵌套式解锁的理工气质!啊,中泽工后继有人了(你还真别说,这本书很适合改编成一部多线程的AVG)。
  • 迪斯科侦探星期三 ディスコ探偵水曜日

    舞城王太郎 / 新潮社

    2023-12-14 / 标签: 小说

    (9±? )上、下版。天马行空的思维迷宫,天才神经病作家舞城王太郎创作的顶级鬼扯小说,要是列个世纪x大奇书榜单仅凭几十万字的超展开这本弔书也得上榜。上册跟随主角的怀疑思路从恶趣味现象开始,已知信息的不断加码/读取/整合一路连接虫洞穿梭、多元宇宙、六道轮回、西洋占星术、圣经旧约录、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塔罗牌预言,在凤梨居案件中扩大化地颠覆着精巧的场景意义;由神秘主义过渡到唯心主义之后,极为丰富的杂学理论继续嵌套/升阶/完善,进而在下册中将世界的能指彻底拆分又组合,直到真正打破永劫回归的命运既定论,迎来方舟创世纪。搭配形象插图彰显着作者远超常人的脑洞,故意的抽象搞怪元素还大跨度地进行“文脉”概念的自我嘲弄,太癫狂了。在我看来只有大量对白不分段的行文稍显拖沓失控,不过如此怪异的作品评价当然因人而异。
  • 盗梦侦探 パプリカ

    1993-09 / 筒井康隆 / 中央公論社(中央公論新社)、新潮社、獨步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 394

    2023-11-21 / 标签: 小说

    (7)剧本流程长但效果并非好。前半本是科幻风的日常+悬疑,细节上像真人电视剧,引用了不少精神分析领域的术语,比想象中更煞有介事(笑);中后期梦境入侵现实的危机感不断加强,连叙述节奏和内容排布都跟着混乱起来,这种看似表述失控却保持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很有意思(感觉真要长脑子了);大后期除了结构散乱外文笔也拉胯,只顾仓促地塞入各种场景妄想自嗨对于主题而言毫无帮助,人物塑造也较为失败。本作对梦境偏潜意识/朦胧/直观/碎片化的描绘最贴近个人的体验(但以在梦中保持清醒为前提的展开较为抽象);另外,书中有意提及了性的解放,试图将女主与传统女性拉开差距,对情欲的滥用可理解为环境压抑导致(上下班的两副面孔),至于男性刻板性幻想形象和粗糙苍白的感情描绘缺乏说服力,可以归纳于日式恶趣味和作者水平太次未能有效升华。
  • 炎拳 ファイアパンチ

    83话 / 2016-07-04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2023-9-22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2016

    电子书(8/10)评价为对半个世纪前手冢治虫的大作《火之鸟:未来篇》充满藤本树味儿的一次拙劣致敬。所谓精神病人的噱头证明了他的作品以点子为主,本质上是靠着反套路的疯癫劲儿和电影感的交错分镜剪辑博取读者眼球和表层新鲜感,理想目的是在浪潮褪去以后展露真正的主题实现从外而内的超越性。至于为什么说是拙劣的模仿,这归结于藤本树对剧本掌控力的不足,跨越单册的内容转变和叙事风格存在一种不连贯性/不成熟感(第6册“想一出是一出”的问题暴露最明显,差点就完全跑偏成三流恶趣味俗作了),太碎片化难以捕捉实体(比未来篇的发展更突兀);结尾的虚无超展开就是未来篇结尾第一次升华的再演,但留白的部分太多不免令人怀疑是否在避免露怯,好在“电影院”的相关意象处理证明了这的确是藤本树的作品(第五册的优秀完全来自于自己的内容)。
  • ファイアパンチ (1)

    8话 / 2016-07-04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吸引力来自两个方面:①极具冲击性且相对合理的邪道剧情展开。先在单个小桥段中插入反常识对话来构建持续反套路推进(并未超出体系框架但依旧能补足新鲜感形成阅读源动力),再引入新力量让初步成型的小体系崩盘(并借此塑造人物形象积累情绪氛围),最后在螺旋前进的末尾迎来一次爆发。边缘化的反套路有世界观背景支撑,靠拢中心紧贴时间差的空白也有其合理性未引发严重违和感,文本风格与内容量也跟随人物/情绪变化,挺不错的(需要考察后续是否会沦为另一种庸俗②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电影剪辑手法。藤本树的作品的确有电影感,除有机不规则的格版排布以外没有直接超出边界的画面构图依旧具有跨图连线效果(我甚至能脑补出一些桥段该插入怎样的配乐),内容虚实交错只要读者情绪感受力到位就不难理解。画工还算不错,信息分配合理易找重点。
  • ファイアパンチ (2)

    10话 / 2016-10-04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逆天剧中剧meta系。导演这个角色明显是藤本树用于自己意识输出的一个载体,好在没有因此失去了自身人物塑造而变得空洞(这种堆砌出来的疯女人感觉还是一种作者语境下的不定态模板,不过有趣就够了);然而一些关键设定的解释和桥段设计也因此丧失了应有的冲击力(这也是故意将人物脱离稳态陷入疯狂而被强占风头的剧情则化惊涛骇浪为风平浪静的一种必然结果),切换的不够自然(在地下柴火的部分露娜这个角色让我感受到了一层欠打磨的违和?)分镜设计比第一部更为大胆张狂,准确定位了一连串动作中的关键帧,但在图片的编排上稍微电波了些(视线引导不够下意识,至少对我来说需第一遍慢慢把画格串联起来,第二遍顺着这个连线再读一次才能感受到应有的流畅性)。“电影”的暴力插入让作品丧失了一部分既有的严肃感,或许有趣但不能算优秀。
  • ファイアパンチ (3)

    10话 / 2016-12-02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画工有所提升,但观感不如第二册。本册的战斗画面偏多,但比前作更能明显感到角色动作设计太僵硬不自然了(每一个打击镜头都看起来像是角色演戏摆拍的pose,空有精细线条和大字糊脸却无法造就真正的实际张力与痛快淋漓之感)。连续三册来回穿插重复“活下去”这三个字符,不用多说这就是作品的主题,但还是应该稍微做的隐晦含蓄一些才是,哪怕有蒙太奇交错技巧也在阐述上太显直白了,隐藏潜伏的割裂感一旦察觉就无法抹除。导演在上一册展现的有趣形象于本册中迅速被消解(并没有前后矛盾,但癫狂感消失后变得无趣了),宗教概念的出现并不突兀(在第一册就有提及)但信徒登场还是略显突兀,颇有“舞台搭都搭好了你再不上就没得演了”的味道。但开始担心作品是否会走向堆砌个人风格与技巧而丧失或糊弄逻辑内涵只为将剧情续写下去的下坡路。
  • ファイアパンチ (4)

    11话 / 2017-03-03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8 剧情进入稳定期,在适当展开的同时赋予角色动机,并偷偷夹杂很多藤本树的梗与吐槽。“你现在是大家活下去的动力。”生的意义从艾格尼自身转移到他人身上,不再为自己而活,尽管是被迫的;“人死后会去什么地方?”“电影院。一间大家坐在一起看电影的建筑物。人死后会马上站在电影院当中,手上拿着爆米花跟可乐,然后寻找自己的座位,室内会变暗,然后开始放各种电影的预告片,接着就不断地播放量超好看的电影,永远地播下去。”你难道没有想起攻壳机动队SAC的第12集?“这个世界的道理,破坏与再生。我要将这个濒临灭亡的世界推向终结,让下一个世界变温暖。”从人类层面再上升到文明层面;“我要看到星际大战的续集。”哈哈哈,我想看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后40回,我想看今敏导演的《造梦机器》,我想看《剑风传奇》和《火之鸟》的结局。
  • ファイアパンチ (5)

    10话 / 2017-06-02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8 目前为止精彩的一卷,矛盾的突然展开与爆发。前期设计了整整两页很幼稚的小孩子对骂桥段,但这种不加修饰的笨拙感反而看起来更加“真挚”(包括后期导演的死亡)。中期艾格尼的湖边谈话做的还行,基本上正面阐述理念的碰撞(并借由导演之口将桥段设计的意义消解掉)然后正式进入下一阶段,突如其来雪地里的暴走一直发展到导演的牺牲将剧情猛烈突转进入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高潮(详细地无声地将屠村的过程和电影院的回应画了一页又一页,让读者完全沉浸在场景内部),一句不明所以的“活下去”看似将剧情的洪流冲散殆尽,然而紧接的结尾展开又使谷底的情绪第二次回升。藤本树杀起人来还真是不眨眼啊...反派进展这么迅速那后面还有的演吗?
  • ファイアパンチ (6)

    11话 / 2017-08-04 / 藤本 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6.5 感觉从上一本开始人物比例和身体扭动就有点儿......一直到大树毁灭为止都挺不错的,后面火焰消失以后剧情就???这是在干嘛。藤本树这家伙还真就想一出是一出,你看看你在画啥,不如改名为妹控传奇得了()一个桥段情绪还没渲染起来就转到下一个桥段去了,有几个名场面特写差点给我笑吐了。如果没有最后的转折回归主线这本简直莫名其妙。
  • ファイアパンチ (7)

    11话 / 2017-11-02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多少带点意识流了。硬要说的话这本还是有不少乍一看不错的小高潮(恍惚思想中的反复碰拳、生与死的来回摩挲纠缠、背离虚假的谎言对疯狂给予正视和孤立、拯救世界的温度从生命之树的生长转变为生命之树的燃烧),但是明显不如第五册做得好,人物的转折过于突兀和生硬(用这种反差刺激感官来掩盖实际剧情逻辑的缺失/不足,哈哈,我可太懂了)不过考虑到我在第二册时感受到的那种异样感,难道这种病态的信仰就是原本设计好的铺垫?藤本树至少要维持好这种病态的发展走向,因为这才是作品最大的优势(这种表层大于实际设计本质上还是整活,没活整或是整过头了那作品就没看头/烂完了。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被浇灭之后湿漉的火堆毫无用处)。
  • ファイアパンチ (8)

    12话 / 2018-02-02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8 完结篇,在末世的尽头让剧情的发展转向超展开的虚无,再从永生的虚无中获取一丝宗教故事里亚当夏娃相遇的纯粹感,并从电影院的切入点让故事的余音戛然而止。突然发现整个故事可以算是对半个世纪前手冢治虫之作《火之鸟》未来篇的一次拙劣模仿,好在的确有一些作者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藤本树的温情?(哈哈哈)到了最后一本也依然存在很多突兀的转折,藤本树还是需要再打磨打磨背后的逻辑性;前七册艾格尼都是为别人而活,而现在终于可以做回“自己”(哪怕是作为失忆的,在陌生环境与熟悉友人对呵护中成长的新人物,至少是没有负担了)。“人类还是最终会走向灭亡。”这样的话的确会显得有逼格,不可否认至少完成了一次主题的升维,但做得还是太仓促了,碎片化的意象需要反复结合前作才能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全貌,反倒是还把未来篇的缺点放大了()
  • 三体

    2008-01-01 / 刘慈欣 / 重庆出版社 / 302

    2022-2-8

    (8)描述方式很平常,像是最白话的新闻报道,但是剧情很有意思。在游戏《三体》中对世界的探寻,古往今来人物的汇聚一堂不仅新奇好玩,而且本身对世界真相的一步步假想探索也推动着观众一起思考。到了后期三体科技的描述我倒是半知半解,因为我实在是对抽象的东西无法形成具体化的认知,不过最后的尾声倒是有点决战前夜的感觉了。总体确实不错。
  • 三体Ⅱ:黑暗森林

    2008-05-01 / 刘慈欣 / 重庆出版社 / 470

    2022-2-12

    (9)文笔方面没那么精彩,会觉得大场面刻画和重要剧情爆发缺少华丽的词藻,对女性角色的描写难免苍白。但更应该看到真正精彩的地方,是剧情本身。时间和空间跨度越发宏大,对每一次事件的描写也许不精,但很细,交代了很多细节让其变得更真实更易想象。两大主角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