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ファイアパンチ (5)

    10话 / 2017-06-02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8 目前为止精彩的一卷,矛盾的突然展开与爆发。前期设计了整整两页很幼稚的小孩子对骂桥段,但这种不加修饰的笨拙感反而看起来更加“真挚”(包括后期导演的死亡)。中期艾格尼的湖边谈话做的还行,基本上正面阐述理念的碰撞(并借由导演之口将桥段设计的意义消解掉)然后正式进入下一阶段,突如其来雪地里的暴走一直发展到导演的牺牲将剧情猛烈突转进入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高潮(详细地无声地将屠村的过程和电影院的回应画了一页又一页,让读者完全沉浸在场景内部),一句不明所以的“活下去”看似将剧情的洪流冲散殆尽,然而紧接的结尾展开又使谷底的情绪第二次回升。藤本树杀起人来还真是不眨眼啊...反派进展这么迅速那后面还有的演吗?
  • ファイアパンチ (4)

    11话 / 2017-03-03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8 剧情进入稳定期,在适当展开的同时赋予角色动机,并偷偷夹杂很多藤本树的梗与吐槽。“你现在是大家活下去的动力。”生的意义从艾格尼自身转移到他人身上,不再为自己而活,尽管是被迫的;“人死后会去什么地方?”“电影院。一间大家坐在一起看电影的建筑物。人死后会马上站在电影院当中,手上拿着爆米花跟可乐,然后寻找自己的座位,室内会变暗,然后开始放各种电影的预告片,接着就不断地播放量超好看的电影,永远地播下去。”你难道没有想起攻壳机动队SAC的第12集?“这个世界的道理,破坏与再生。我要将这个濒临灭亡的世界推向终结,让下一个世界变温暖。”从人类层面再上升到文明层面;“我要看到星际大战的续集。”哈哈哈,我想看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后40回,我想看今敏导演的《造梦机器》,我想看《剑风传奇》和《火之鸟》的结局。
  • ファイアパンチ (3)

    10话 / 2016-12-02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画工有所提升,但观感不如第二册。本册的战斗画面偏多,但比前作更能明显感到角色动作设计太僵硬不自然了(每一个打击镜头都看起来像是角色演戏摆拍的pose,空有精细线条和大字糊脸却无法造就真正的实际张力与痛快淋漓之感)。连续三册来回穿插重复“活下去”这三个字符,不用多说这就是作品的主题,但还是应该稍微做的隐晦含蓄一些才是,哪怕有蒙太奇交错技巧也在阐述上太显直白了,隐藏潜伏的割裂感一旦察觉就无法抹除。导演在上一册展现的有趣形象于本册中迅速被消解(并没有前后矛盾,但癫狂感消失后变得无趣了),宗教概念的出现并不突兀(在第一册就有提及)但信徒登场还是略显突兀,颇有“舞台搭都搭好了你再不上就没得演了”的味道。但开始担心作品是否会走向堆砌个人风格与技巧而丧失或糊弄逻辑内涵只为将剧情续写下去的下坡路。
  • ファイアパンチ (2)

    10话 / 2016-10-04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逆天剧中剧meta系。导演这个角色明显是藤本树用于自己意识输出的一个载体,好在没有因此失去了自身人物塑造而变得空洞(这种堆砌出来的疯女人感觉还是一种作者语境下的不定态模板,不过有趣就够了);然而一些关键设定的解释和桥段设计也因此丧失了应有的冲击力(这也是故意将人物脱离稳态陷入疯狂而被强占风头的剧情则化惊涛骇浪为风平浪静的一种必然结果),切换的不够自然(在地下柴火的部分露娜这个角色让我感受到了一层欠打磨的违和?)分镜设计比第一部更为大胆张狂,准确定位了一连串动作中的关键帧,但在图片的编排上稍微电波了些(视线引导不够下意识,至少对我来说需第一遍慢慢把画格串联起来,第二遍顺着这个连线再读一次才能感受到应有的流畅性)。“电影”的暴力插入让作品丧失了一部分既有的严肃感,或许有趣但不能算优秀。
  • ファイアパンチ (1)

    8话 / 2016-07-04 / 藤本タツキ / 集英社 / 208

    2023-9-21 / 标签: 漫画 藤本树 单行本

    7.5 吸引力来自两个方面:①极具冲击性且相对合理的邪道剧情展开。先在单个小桥段中插入反常识对话来构建持续反套路推进(并未超出体系框架但依旧能补足新鲜感形成阅读源动力),再引入新力量让初步成型的小体系崩盘(并借此塑造人物形象积累情绪氛围),最后在螺旋前进的末尾迎来一次爆发。边缘化的反套路有世界观背景支撑,靠拢中心紧贴时间差的空白也有其合理性未引发严重违和感,文本风格与内容量也跟随人物/情绪变化,挺不错的(需要考察后续是否会沦为另一种庸俗②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电影剪辑手法。藤本树的作品的确有电影感,除有机不规则的格版排布以外没有直接超出边界的画面构图依旧具有跨图连线效果(我甚至能脑补出一些桥段该插入怎样的配乐),内容虚实交错只要读者情绪感受力到位就不难理解。画工还算不错,信息分配合理易找重点。
  • 动物庄园 Animal Farm: A Fairy Story

    1945-08-17 / George Orwell / Harvill Secker / 112

    2023-9-21

    补标(8)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84页。
  • 火之鸟 火の鳥

    手塚治虫 / 台灣東販、朝日新聞出版、講談社

    2023-9-20 / 标签: 漫画 1967 手冢治虫

    电子书(9/10)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未完成的遗作,除第12本外我的等级分类如下→超神:未来篇、凤凰篇;杰出:宇宙篇、复活篇、太阳篇下;优秀:望乡篇、生命篇;尚可:大和篇、乱世篇上、乱世篇下、羽衣篇、异形篇、太阳篇上;平庸:黎明篇。古早期的简易卡通人物画风不算优秀,但画工细致的场景物件今日看来也无疑是精品;全作内含超前数十年并被后人多次借鉴的海量科幻畅想和历史题材改编,外含传统漫画的形式创新,作者借助核心“轮回”打通庞大的故事体系,顶峰篇章真有跨越人伦粉碎大小贯穿古今之感,若五成篇章能有此水平或有机会补全残篇便是真正意义上神作中的神作。可惜质量还是起伏不定;有时乱插的现代吐槽恶搞完全破坏了作品严肃性;火鸟主动干涉故事进程的设计是对终极主题的降维;手冢对女角色的形象塑造略保守单一,但至少并不扁平。
  • 火之鸟 复刻版 12 希腊篇、罗马篇 火の鳥 別巻 ギリシャ・ローマ編

    2009-10、2013-04-26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250、252

    2023-9-20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5.5 哈哈哈,这本其实是凑数用的,收录的是早期手冢治虫在少女漫杂志上连载的火之鸟短篇,包括《埃及篇》《希腊篇》《罗马篇》和漫画少年版的《黎明篇》,无论风格和设定都与正篇大相径庭,完全变成了富有少女气息的迪士尼古早长篇童话。但是幼稚归幼稚(不抱期待读起来还是蛮可爱的),我对前三篇的评价仍然高于正篇的《黎明篇》,至少没有毫无水准的恶搞自嗨恶心读者让本有潜力的剧本变得轻浮割裂;格子虽密但画工不差,背景和人物服饰黑白色调的铅笔灰涂让画面立体感增强不少,超出画框的内容突出或用装横代替格子的处理依然比其他漫画好的多。这个时期的手冢治虫已经体现出了初步长篇统筹的构思力和残酷战争的历史反思。至于少年版的《黎明篇》,对不起这实在是低龄太子供向了,读起来过于无聊以至于拉低了整本的评价。总的来说没什么看的必要
  • 火之鸟 复刻版 11 太阳篇 下 火の鳥 11・太陽編 下

    2009-10、2013-03-22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400、408

    2023-9-20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8.5 系列最长的篇章/最后的高光,深化凤凰篇的主题,衔接异形篇的彩蛋,回归未来篇的结局,《封神榜》的余韵。双线叙事技巧运用最为娴熟,跨越时空从小到大的共通都是亮点,但最好的是“轮回”的概念重心从渺小的人物循环上升到了历史规律重现之中。宗教从来无对错之分,是国家统治需要信仰维持权力稳定,信仰垮台之日即是统治崩溃之时(暗指未来篇的人类文明);手冢治虫总算压制住了自己当神干涉故事发展的冲动——“我只是静静地看着人类自己找出发展之道。”并给予了纯粹的浪漫收尾。不过下篇里手冢老登又暗戳戳地插了点搞怪的小格子(幸好影响不大)。本篇的技巧优秀,但故事内容不喜(这回的确是不感兴趣日本历史了),桥段打磨稍显幼稚,画工也不及前作精致,但硬实力的确无可非议。书尾附上的《大地篇》残稿和作者遗想实在太可惜了...
  • 火之鸟 复刻版 10 太阳篇 上 火の鳥 10・太陽編 上

    2009-09-18、2013-02-24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40、344

    2023-9-20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7.5 凤凰篇的另一种可能。关于日本历史壬申之乱的一次改编重写(主角是朝鲜的狼首少年),同时描绘了未来国度光与影势力的斗争(主角是影之特工),两篇交错将故事的矛斗指向单一国家体系中不同宗教的分裂(在古代部分体现为外来入侵的佛教和本地产土神/国津神教的意识冲突,在未来部分体现为信奉火之鸟的光世界和相反的影世界的文化割裂)。手冢治虫自己也表明由于文献的缺失和理由的不充分,这篇故事实际上是自己“武断的大笔一挥”所造就的,但考虑到时代背景其实并不胡扯(开篇震撼力十足,中期引入奇幻设定之初略显违和不适,但随后就会发现这种具象化的处理在动荡之际更为单刀直入)。不过还是得说,这本几乎全是铺垫,像样的高潮实在看不出一点,就差把“大的我都留在下册了,快去看。”这句话拍在读者上了(www)
  • 火之鸟 复刻版 09 异形篇·生命篇 火の鳥 9・異形編、生命編

    2009-09-18、2013-01-28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252、258

    2023-9-20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7.5 异形篇(7.5):赎罪的轮回。三十年赎罪中无尽的时间循环;逐渐对火之鸟的干预形成反感(这种高高在上定性他人的做法反而会降维自身的存在);并不认可这种佛教的报应(在我看来并不对等);结尾联系百鬼夜行图颇为有趣;在之前故事无论想象力还是创造力都远大于此的前提下这种没有打通篇章的小剧情还是不太够看(当然,依旧超前时代)。/生命篇(8.0):复制人的悲歌。细节相对粗糙,但对资本社会把人异化物化的现象讽刺力度精准而有力。被完全改造成机器的人类拥有人权,而只是略微畸形的复制人则被当作消费品。为了收视率人气甚至愿意亵渎生命的人,最终用自己的死换取了救赎。/手冢治虫:“这两个短篇故事主题非常简明扼要,叙述人类因为不重视其他的生命而遭到了报应。”话虽如此,短小的篇幅若是作为神作而言目光还远不够长远。
  • 火之鸟 复刻版 08 乱世篇 下·羽衣篇 火の鳥 8・乱世編(下) 羽衣編

    2009-08-20、2012-12-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27、332

    2023-9-19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7.5 乱世篇下(7.5):时代的落幕。在得到上篇的铺垫以后,下篇顺理成章迎来高潮(多次大战),但恕我直言乱世篇的篇幅虽长,个人却认为问题不小——如上篇一样角色发生转变的动机背后情感支撑稍显牵强,且疑似有古代落后价值观作祟(存在可以理解但编排不够完善);角色死亡的安排错过了情绪爆发的最佳时期反而显得扭扭捏捏犹豫不决,与其说是忍无可忍不如说是作者觉得TA该下场了才发便当;最后的轮回也算系列的老生常谈,作为伏笔回收尚可但拖的太长反而暴露缺陷(仍认为作者刻意达成的闭环缺少必然性);斩人时格子的碎裂处理很棒。/羽衣篇(7.5):篇幅短小的故事。最明显的亮眼之处是全程镜头只定格在一个场景内(之前也有类似尝试但没有这么极端),两个角色的互动颇有舞台剧风趣,手冢治虫不断探索着传统翻页漫画形式上的可能性。
  • 火之鸟 复刻版 07 乱世篇 上 火の鳥 7・乱世編(上)

    2009-08-20、2012-11-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18、324

    2023-9-19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7.5 凤凰篇的后续,历史的延伸。苍老的我王在本作中于圆寂之前以男主的精神导师也是丐帮的领袖“天狗”身份登场。手冢治虫又开始惦记那些现代neta,到处乱插...不过本篇对日本源氏和平氏物语二者滑稽荒诞与严肃庄重并存的解构性改编风格勉强保持的还行,但格局也因此缩小了很多(比较关键的转折情节就稍显牵强矫情和小家子气)。三百多页只讲完了一半内容,构思能在前作中找到更好的展现,并没有展露出其他的设想,阅读体验实在有些泄气了(倒不是对日本历史不感兴趣,你这样讲中国古代史我也看的累,不过日本历史的确是地域局限感受不到宏大气息)。唯有一只被称作火之鸟的孔雀出场,火之鸟本体全程下线。手冢治虫在书尾表明自己想要描绘“人类将不可能的事物当做梦想追求,然后把它当做活下去的目标”的模样,这个观察视角还稍微有趣些。
  • 火之鸟 复刻版 06 望乡篇 火の鳥 6・望郷編

    2009-07-21、2012-10-29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417、422

    2023-9-19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8 篇幅最长的一本,简直是《星际穿越》的续集(雾),不过早了几十年(笑)。利用了未来篇中Mopie星球的设定,可以作为宇宙篇和复活篇的前传。内容一如既往地多,但这次写的太虚了些,读起来没那么有趣,中途介绍性部分太长使结构稍显松散。开头猛然拉入乱伦情节误以为会采用极严肃的口吻进行叙述,但简化了太多细节不太经得起推敲(人物动机和逻辑不考虑后果的设计略差),经由火之鸟影响插入Mopie生命以后风格就变得像童话故事了,尤其是太空旅行的后半部分实在是天马行空过头了,引入新设定的过程太草率而在观感上造成了一种贬义的机械降神(随意而不可信,全靠作者说了算),回到地球以后基本没有什么其他创新的构思,世界观的潜力和吸引力也逊色于未来篇,结尾在预料之中,对《小王子》的致敬让作品渲染的忧郁思乡情怀别有一番韵味。
  • 火之鸟 复刻版 05 复活篇 火の鳥 5・復活編

    2009-07-21、2012-09-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14、320

    2023-9-19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8.5 进阶版的忒休斯之船问题,哲学与科学构想的整合。彻底被手冢治虫的故事构想力所征服,叙事方式再度创新,双线叙事一正一反首尾相向进行,被复活的男主和自杀的机器人如何能够联系到一起?手冢在其中贯穿了太多超前时代的构思,在对传统定义解构和畅想未来图景的同时看重角色的人文关怀,未曾想过什么《机器管家》《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黑客帝国》里面的要素居然全部都是手冢老爷子几十年前玩剩下的(听说连游戏《沙耶之歌》也有借鉴?)...更恐怖的是手冢治虫能把这么多要素全部糅合到一个故事内还能考虑到和其他同等规模故事的内部衔接甚至间接性地进行填坑(哪怕读者没有意识到这些坑的存在),大开大合的掌控力简直恐怖如斯。要说有什么不足,则是这篇略有点子堆砌的缝合感,单个片段稍显过时逊色,相连之后才能感受到惊艳之处。
  • 火之鸟 复刻版 04 凤凰篇 火の鳥 4・鳳凰編

    2009-06-19、2012-08-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58、362

    2023-9-19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9 神...神作。双线叙事贯穿两男主的人生历程,一路生死身魂相互对照而来无比精妙和传奇。不一定是真正的佛教六道轮回生死报应之体现,但足以展现世俗与风雅的精神超脱与悟道之路。即使个人相对来说不喜欢也没能力评价这种题材,如此篇幅的大作已无愧于超凡脱俗的赞美,手冢治虫真像是火之鸟本人站在生命顶端俯瞰众生的存在。本篇对于跨页大画的使用明显多于前作,用浓密的黑色线条描摹出的树枝、佛像、鬼瓦、建筑、海浪,在多篇跨页大格的画幅内尤具震撼力(笔触之细令人羡慕),内有对黎明篇、宇宙篇、未来篇的设定衔接,火之鸟系列打通单册内容的手法堪称奇迹,衔接故事的是人兽之轮回,揭晓主旨的是生命之无限。令人唏嘘的是,作者毫不避讳地直刺“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我只不过是个被政治利用的棋子”此话一出,便比未来篇更具现实意义。
  • 火之鸟 复刻版 03 大和篇、宇宙篇 火の鳥 3・ヤマト編、宇宙編

    2009-06-19、2012-07-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22、328

    2023-9-18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8 大和篇(7.5):间谍的爱情悲剧,对殉葬文化的抨击。我大概明白作者想用荒诞/魔幻形式来讽刺性描绘神话/历史(因此插入现代要素可以理解),但手冢治虫写不出鲁迅的《故事新编》也不懂得把控荒诞和扯淡间的度,肆无忌惮地插入恶搞过头的情节(角色轻浮媚俗的处事态度、受到负反馈时滑稽的表情动作、手冢本人的跨次元吐槽)使内容极大程度丧失了严肃价值,好在本篇割裂感不重,精致画工、跨页构图和破格转场可圈可点。/宇宙篇(8.5):太空危机中的悬疑破案剧。没有搞怪元素谢天谢地,角色间的感情戏表现合格,回忆现实相穿插的文戏一步步补全故事全貌并增添了不少趣味性,诡异紧张的氛围维持到位,这篇的多样画格处理也真的很有意思,对服刑星球的设想稍微神棍了些但展开非常惊奇。火之鸟的形象更为多样化了。手冢是真的会画山峰和气流。
  • 火之鸟 复刻版 02 未来篇 火の鳥 2・未来編

    2009-05-20、2012-06-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284、288

    2023-9-18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诞生的人类补完计划。未来篇中对宏伟建筑的空间描绘和雨雪风沙的细腻笔触论粗体验而言很不错,虽然远近透视和阴影处理仍存在二三维交错的割裂感,但增加画面信息量的效果很好,打破常规画格界限的时序转场也比黎明篇更加成熟。前期着墨的未来都市很符合上世纪末童话寓言语境下的科幻畅想,讽刺预言了人类社会被AI反控制最终引来毁灭;三男主的形象在中期塑造立体,角色动机伏笔得到有效回收,本以为作品会在世界尽头歇斯底里的真挚呐喊处收尾,但火之鸟出场的“机械降神”让故事向着无法想象的方向展开;“宇宙生命”跨越文明长河30亿年,无数感情被巨大的空虚漩涡所淹没,巧妙而无缝地衔接黎明篇的开头形成轮回闭环延展。无限的超越性在手冢治虫笔下比《三体Ⅲ》更收放自如,比《阿基拉》更接近大友描摹的“宇宙洪流”。
  • 火之鸟 复刻版 01 黎明篇 火の鳥 1・黎明編

    2009-05-20、2012-05-27 / 朝日新聞出版、台灣東販 / 337、340

    2023-9-18 / 标签: 漫画 手冢治虫 单行本

    6 画工超越时代,虽然人设有严重古早卡通气息,但用于刻画场景纵深感的点线面要复杂精细的多,不少横格对照与跨格处理也充满实验性。然而剧情简直不伦不类,一篇关于生与死的古代神话改编(插入不少中国魏晋历史文本和日本古代文化设定)内容构建混乱不堪:人物之间的感情戏描绘实在苍白无力(认贼作父的情节居然如此扁平);作品传递主旨的方式过于低级,完全可以靠画面演绎的讽刺与升华非要靠角色之口强行问答,所包含的内核思想也非常保守落后,近亲繁殖和劈树造箭等破绽百出的情节居然大张旗鼓地进行,女性角色的意义也只与生子绑定;最难受的是手冢治虫自嗨的恶趣味搞怪情节,夸张滑稽的动作交互、打破第四面墙的突兀吐槽、毫无逻辑凭空出现的现代造物严重破坏了严肃基调让作品变得既轻浮又扯淡,若是没有结尾大战和爬山的高潮戏给6分都高了。
  • 阿基拉 AKIRA

    120话 / 1984-09-14 / 大友克洋 / 講談社

    2023-9-15 / 标签: 大友克洋 漫画 1982

    电子书(8/10)只适合作画厨欣赏的业界名作。画工高水准起步还能逐册强度递增:充满涂鸦/机械/管道/血迹/褶皱/爆炸的画面内细节一再加量,毁坏桥段的作画规模从街道车戏一路飙升到上千建筑的城市核爆,后期恐怕每幅大图都得画上好几天,大友克洋果然是毫无疑问的业界最高作画力代表。而同时也不难看出其剧本掌控力的低下(大友克洋作为编剧是真的失败):剧情相对简单时混乱的展开姑且可以算是与讽刺对象保持了内外统一(第三册结尾得到有效爆发,第四册核心思想输出最清晰),但到大后期这种混沌态不减反增,人物塑造扁平化、逻辑不清晰、动机各干各、退场无意义等问题暴露无遗,超展开缺少足够铺垫,大纲架构沦落为前三册的再重复,表现手法一路暴走,收尾不明不白,并无立意拔高。迷惑的高作画低剧本与大友后来制作的《蒸汽男孩》如出一辙。
  • AKIRA (6)

    1993年3月15日 / 講談社 / 436

    2023-9-15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7.5 全系列最恶心猎奇也是最宏大精致的场面作画,仓促而迷惑的最终章。大友克洋摧枯拉朽的破坏欲已经几乎变成了一种病态的执着,越是感受画稿的细腻越会发现叙事的拖沓。阿基拉后三册一直沉睡,苏醒的契机只是服务于失控的铁雄来一次巨大能量的天地对冲罢了。宫子婆婆在第四册完全是个固执的圣母这册突然又上场牺牲;上校在前东京时期好歹能率领军队控制局面,新东京时期全程打酱油只是给了些不痛不痒的桥段安排(换成路人也不影响);金田全靠主角光环保命,明明没有任何策略和胜算就是要冲上去教训铁雄,每次还总能有作者安排各种意外成功打出伤害;凯依在前册明明被告诫要冷静结果上去就是不听劝阻一顿蛮干,和金田的俗套感情戏也远不够饱满;意识交融部分很电波...系列以东京道路上的摩托车少年开篇又以相似的场面收尾,可是并无有效升华。
  • AKIRA (5)

    1990年11月26日 / 講談社 / 414

    2023-9-15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 画面怎么还能再加精啊,大友克洋是魔鬼吗。剧情开头引入了联合国研究组进行战后调查(不过中期就被团灭了),各派势力实际上是各自为战,但目标基本都是摧毁阿基拉和铁雄。逻辑性开始变得更差了,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很多决定和人选的必要性,许多角色在混乱中根本没有起到各自的效果只是揣着一腔毫无缘由的热血向前冲/草草退场(不太聪明的样子),最后依旧是基本上什么也没完成(简直是一群小丑)。铁雄失控形态的解释:增长的力量寻求更大的容器。说白了这依旧是前三册内容的重复,只是场地更大了逻辑更差了,基本是画工撑起全部。
  • AKIRA (4)

    1987年7月1日 / 講談社 / 394

    2023-9-14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5 篇幅明显变长,演化到了电影之后但感觉最终还是会收束到类似的结局。后末日时代的东京废墟,中二病超能力建国之战:铁雄以阿基拉为(架空)领袖建立新东京帝国,对称臣者利用药丸制造超能力军团;凯依带着仅剩的两个老小孩在缺少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寻找宫子夫人求助(路上遇见了旧军方上校);铁雄畏惧窥探阿基拉的心灵世界,最后在被迫断药的情况下迎来觉醒,被爆炸吞噬的城市从空中落下。其实这个时期的大友作为左翼人士对很多意象符号和隐喻讽刺的运用还算相对清晰合理(宗教狂热、性欲追求、瘾君子、造神运动、宇宙洪流等),本册交代了宫子夫人的身世间接完善前置的剧情设定(中期和铁雄的对话应该算是全作的主旨精髓了),铁雄的人物塑造也有一定程度的考虑(虽然还是差强人意),金田退场了一整册。作画上限不及前作但平均水平不输前作。
  • AKIRA (3)

    1986年8月21日 / 講談社 / 282

    2023-9-14 / 标签: 漫画 大友克洋 单行本

    8.5 漫画的势力展开更多剧情拉得更长,细节完全不同于电影结尾。本册内容是金田与凯依带着尚未清醒的阿基拉一路逃亡同时军方(光头和三个超能力老小孩)政变方(凯伊上司龙作归属的老头)宗教方(宫子夫人派出的三位女性超能力者)一路追击而来抢夺阿基拉,最终因达卡西的意外死亡刺激阿基拉导致巨大吸附性爆炸毁灭了整个城市群落。叙事依然处于很杂很乱的状态(和氛围相统一),经常是一场事件/一方势力未结束时另一件事/其他势力就强行插入形成熵增循环,单纯的结构混乱不值得称赞但最后一切交汇并得到爆发的部分很精彩,算是剧本内容较扎实的一本。画工再度进阶,在前册基础上添加黑白灰色调处理阴影,让线条本就复杂的物件更为立体;结尾的数十页巨型核爆楼房倒塌超级震撼,从来没有在漫画中看见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视觉效果,何况是黑白漫。